专家指出,毒品政策需以人为本
哈里亚提·乔内(Haryati Jonet)小名亚提,从十几岁开始吸毒。
15岁时,她被赶出家门。她怀着孕,孤身一人,很快沾染上了毒品。
“我第一次尝到毒品的滋味才15岁。”现年46岁的乔内说:“整整20年,我都没能摆脱毒品。”
乔内是国际吸毒者网络的成员。国际吸毒者网络该组织是全球非政府组织,致力于改善吸毒者健康和维护吸毒者权利。
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第64届会议会外活动中,乔内在播放的视频里出镜。这场活动剖析了任何对吸毒者合法化政策中,人民都应处于中心地位的原因。
国际吸毒者网络在《毒品合法化:是进步还是政治噱头?》报告中指出,个人和社区组织也应参与到毒品改革进程各个阶段中来。
报告建议:"所有毒品合法化政策必须让吸毒者完全无罪,包括取消所有行政制裁,以及取消对使用和持有毒品的监视、胁迫和惩罚。”
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社区动员特别顾问劳雷尔·斯普拉格(Laurel Sprague)指出,妇女和青少年格外脆弱,更容易为了吸毒而获取医疗服务。
“面向客户提供优质的减少伤害服务面临立法和财政阻力,特别是在涉及吸毒的妇女和年轻人和兴奋剂使用者。”
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(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)的《2019年世界毒品问题报告》,全球药物滥用失常者达3500万人,但只有七分之一会接受治疗。联合国系统通过了一项关于毒品的共同政策,承诺支持各国将个人持有并使用毒品合法化。
在人权高专办的视频中,毒品政策人权顾问扎维德·马哈茂德(Zaved Mahmood)说,拘留吸毒者弊大于利。
他说:“在某些情况下,毒品管制工作力度越大,侵犯人权行为越严重,部分国家对毒品相关罪行执行法外处决、大规模法外处决、酷刑、失踪,甚至使用死刑。”
他补充说,毒品使用者需要的医疗服务,而非拘留。
马哈茂德说:“毒品使用者中的1100万人,现因个人使用毒品等毒品相关罪行被拘留,构成监狱人口的20%。从我们的经验来看,‘禁毒战争’并没有成效。”
本文原载于联合国驻白俄罗斯系统网站,撰稿人是驻地协调员办公室宣传和沟通官员 维克多-拉迪维诺夫斯基(Victor Radivinovski)。更多联合国在白俄罗斯开展的工作相关信息,请前往Belarus.UN.org。欲了解联合国在这一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成果,请参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主席关于发协办的报告。